2011年1月11日,歼20首架原型机,确切来说是首架技术验证机2001,在成都一飞冲天,宣告我们也有世界一流的隐身战斗机了,如今时间已经过去12年多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而就在昨天,有人拍到2001出现在北京小汤山的中国航空航天博物馆,这意味它已经功成身退,并要公开展出了。
歼20从最早的歼10大改传说,到首飞时刻全网的图片文字直播,再到珠海航展的惊鸿一瞥、以及静态展出,对于军迷来说,现在终于算是触手可及了,等2001号机在小汤山公开展出之后,小编一定要去亲手摸一摸,就像当年摸歼10原型机一样,感受我国航空工业飞速发展的脉动,今天周一闭馆、周二下雨,那么就周三去吧。
线号验证机应该也在航博新馆永久展出,位置就在歼10两架原型机旁边,也就是原先布置歼11的地方。因为歼11的原型机又离开了航博,回去重新发挥余热了,刚好腾出了一大块空地,而歼20的机体尺寸,其实是没有歼11系列大的,所以完全能放得下。
不过,如果真像图片一样,直接在航搏东北角的场外就开始组装的话,以小编对新馆的了解,2001应该是进不去室内的。如此贵重的镇馆之宝,难道直接放在场外,或者架起来做成雕塑?那样的话不但要风吹雨淋,最关键的是咱们可就摸不到了。
估计有人看到2001号验证机要公开展出的消息,第一反应是歼20质量不行啊,咋才过了12年多就退役了?其实,早在2018年12月,就有消息说2001号验证机已经退役,并不是现在才退的。作为我国第一架歼20,它在成都和西安经历了高强度的试飞,飞行频次远远超过服役版的歼20,所以机体也就差不多到寿命了。
其实不止我们,其他国家也是一样,比如美国的YF-22技术验证机,从1990年9月29日首飞,只进行了74次飞行,累计飞行时长91.6个小时,随后在1991年就退役被送进了美国空军飞行试验中心的博物馆,比我们的歼20首架技术验证机退役得快多了。
而第二架YF-22则因为1992年4月发生飞行员诱发振动,导致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时坠毁,飞机遭受严重损坏,被修复之后就再也没有上过蓝天,做了一段时间的静态测试飞行器之后,被纽约的罗马空军发展中心的实验室收藏。
至于YF-23、X-32、X-35差不多都是类似的经历和归宿,其中YF-23首架验证机现存于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第二架则在西部航空博物馆。而X-35A的首架技术验证机在飞行28次之后,被改成垂直短距起降版的X-35B,完成竞标之后被位于弗吉尼亚州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附近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收藏,X-35C的技术验证机则在马里兰州圣玛丽县的帕塔克森特河海军航空博物馆。
波音的X-32A于2000年9月18日开始首飞,2005年就被转移到俄亥俄州代顿附近的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和YF-23的首架验证机待在一起,但是它就没YF-23那么好运了,一段时间内都快变成垃圾桶了,而X-32B同样在2005年被美国海军航空博物馆收藏。
可以看出,美国五代机的技术验证机飞行时长比我们的2001号歼20都要短很多,一般是完成竞标就歇了。而我们的国情不一样,一般都是在竞标胜利之后才开始制造技术验证机的,完成本职的试飞工作之后,还会继续发挥余热,比如2001号就曾经测试过歼20的多种隐身涂装,甚至一边刷成黑色、另一边刷出白色。
问题来了,歼20第二架技术验证机2002号是否也已经退役了?它最终的归宿会是哪里?是阎良的试飞功勋园,还是成飞、军博或者北航呢?